东南大学档案馆“6.9国际档案日”举办为国铸魂、矢志报国——东南大学“两弹一星”校友专题展

发布者:孙婷婷发布时间:2023-07-05浏览次数:221


为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赓续东大红色基因,档案赋能助力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生崇尚学习科学家精神,传承东大止于至善的校训,东南大学档案馆联合人文学院党委、人文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在四牌楼校区中央大道举办了为国铸魂、矢志报国——东南大学“两弹一星”校友专题展。

展览在四牌楼校区中央大道展出

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是东南大学一以贯之的办学追求。本次科学家精神主题展选取了“两弹一星”杰出校友的事迹,由学生们自主挖掘校史资料,再由档案馆审核、修改并制成展板。展览再现了任新民、黄纬禄、钱骥、朱光亚和赵九章五位东南大学杰出校友、“两弹一星”元勋们在艰难岁月里的求学之路、科学精神与突出贡献。

展览一经摆放就吸引师生驻足观看

与以往展览不同的是,今年的6·9国际档案日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从“读者”的身份切换为“作者”。学生们通过挖掘整理档案,更加深刻体会到先辈们在艰难条件下坚忍不拔、砥砺前行的时代风貌和自力更生、不畏困难的科学精神,对科学家们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意识产生了由衷的敬佩。学生们最后为每位科学家献上了诗歌礼赞,并纷纷写下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东南大学档案馆此次组织学生参与的为国铸魂、矢志报国——东南大学“两弹一星”校友专题展,是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的新实践。


东南大学档案馆

2023612



附:学生的体会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真实感受到了这些科学家们的伟大之处。越了解越是敬佩,仿佛能看到前辈们在时光中勇毅前行的轨迹,看到他们也会同样面临突如其来的棘手问题,也会因为失败的结果备受挫伤,但他们的坚定、执着、一次次的不放弃、一笔笔的新尝试,是穿过岁月长河流淌到我们手中的珍珠,是趟过艰难风雨洒落到我们身上的阳光。这份感动会成为盔甲,这份共鸣会化为旗帜,前辈们的故事是永恒的东风,吹向光明,吹向未来。而我们将伴着猎猎风声起航,脚下铺坦路,抬头赏星光。

 ——孔令杰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汗水浇灌了耀眼鲜红的国旗,革命先烈的精神一直在指引着中华儿女砥砺前行。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东南大学人才辈出,曾走出5位“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黄纬禄、钱骥、朱光亚、赵九章。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就此做出了关于“科学家精神”的主题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东南大学人才辈出,成为新生一代的东南大学学子革命指南,金光大道要靠我们开通,理想的风帆已高高扬起,我们会沿着你们的足迹,去踏完你们来不及走完的路。

 ——费倩蓝

在搜集黄纬禄院士资料的过程中,我阅读了黄纬禄院士传记《雷震海天:导弹总体与控制技术专家黄纬禄》。雷震海天,黄纬禄院士从事导弹研制工作,导弹破水冲天,不畏狂风激恶浪;而黄纬禄院士学成归国、攻坚克难、殚精竭虑、勇于创新的许多故事,亦如霹雳雷霆,划破长夜。黄纬禄院士在面对提问“促使您走上科学之路的最大动力是什么”时,回答“希望以科学报国”。在两弹一星元勋们的时代,他们为着这个崇高的理想,不远万里孤身求学,回国后又隐姓埋名,为国家的强大呕心沥血进行导弹的研制。他们的言语永远浸润着我们,他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李若琳

本次活动中我参与了朱光亚院士的资料整理工作,深入了解到了他的一生,倍受感动。“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为中国研究核武器!”朱光亚院士凭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执着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深耕于核武器研究的事业中,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生活在先辈们留血牺牲换来的和平时代,除了珍惜当下,更要牢记自己作为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不断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用终身奋斗践行党旗下许过的庄严承诺。

 ——林静

在此次活动中,我是通过对两弹一星功勋人物生平事迹的学习创作了三首诗歌,来表达对功勋人物的尊敬与怀念。

在这一过程中,我不仅加深了对功勋人物的了解,同时也对我国的两弹一星事业更加关注,对这一事业的发展脉络有更多的了解与掌握,增加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立志要向伟大功勋人物学习,不仅是他们在专业上的钻研与刻苦精神、团结奋斗的精神,还有深深的爱国情怀。

这次的学习激励着我要认真学习专业,未来认真工作,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为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成为工作岗位上的螺丝钉!

 ——李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