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启动“数字家书”项目

发布人:钱杰生  发布时间:2016-01-13  浏览次数:689

    6月10日,抢救民间家书10周年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70余名来自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和家书捐赠者出席了会议。

    座谈会上,由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与该校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共同发起的“数字家书”项目宣布正式启动。“数字家书”项目拟利用扫描、拍摄等数字化加工技术,将现有家书藏品数字化,同时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数字家书,在此基础上形成“数字家书库”,通过规范化的入库、出库、保存、分类、检索、展示、利用等管理,加强信息开发和利用服务,为校内外人员开展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研究提供新颖的文献支持,促成新的研究发现。该项目旨在以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所藏4万余封家书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全方位促进家书收集、整理、开发、服务和传播,实现家书形态数字化、信息传播网络化、组织管理科学化。档案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冯惠玲,著名作家苏叔阳,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等在会上先后发言,对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启动10周年表示祝贺,并对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抢救民间家书项目”是2005年4月,在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等46位文化名人的联袂倡议下,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文物报社、炎黄春秋杂志社等机构联合发起的,目的是保护传统家书遗产,弘扬亲情文化。2009年5月,该项目落户中国人民大学,同时成立了家书文化研究中心。

    据悉,10年来,该项目组共征集各类家书4万余封,先后出版了《家书抵万金》《任鸿隽陈衡哲家书》《打开尘封的记忆——中国民间手写家书展图录》《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等,并成功举办了专题家书展和首届中国家书文化论坛,硕果累累、成绩斐然。此次座谈会上,还有《云中喜有锦书来——抢救家书文集》《抗战家书——我们先辈的抗战记忆》和《廉政家书》3种编研成果与大家见面。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兼博物馆馆长张建明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将继续大力支持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为家书项目提供必要的保障,以继续扩大抢救民间家书的成果。最近已制定家书项目发展10年规划,正在研究筹备成立专题家书博物馆和全国性家书学术组织,目标是建设以家书博物馆为依托的中国家书档案资料中心和中国家书文化传承基地。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5年6月22日 总第2776期 第一版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