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国尧
春去冬来,时光飞渡,我竟然在四牌楼校园里行走了六十一个年头。那端庄巍峨的大礼堂、那生气勃勃的法桐树,多么熟悉的校园啊。从怯生、好奇的学子开始,我就被这所历史悠久、环境高雅的校园吸引住了。1951年,就在这校园里,我走进了“建筑”的大门,毕业留校后我在教师的岗位上不久,又增添了建筑师角色,担任建筑设计院的负责人,而且为学校设计了一些教学楼,我和四牌楼校园就这样结下了不解之缘。1987年起我又陆续担任学校的基本建设规划委员会副主任、绿化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负责老校园和两个新校区的规划,和校园建设的接触愈来愈多,感情也更深了。
我赞赏那些先人留下的老建筑,历经风霜,至今风韵依然;我也乐见新增的房舍和秀丽的绿地,让校园更加完美、更有朝气。我目睹了她在灿烂阳光下的兴旺,也看到她在疾风暴雨时的坎坷。
在纪念东南大学建校110周年的时候,我把以往的工作笔记、经历回忆和有关资料整理写成此文,以表达我对这所百年学府圣迹的怀念和敬意,同时也为广大校友提供一份四牌楼校园校史迹的资料。
一、资料中见到的苍茫岁月
1902-1949的四牌楼校园
1.三江(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时期(1902-1911)
1902年两江总督张之洞着手筹办学堂,1903年2月5日给光绪皇帝专呈了一个办学奏折,奏本中呈述:“兹于江宁省城北极阁前,勘定地址,创建三江师范学堂一所,”宣告了四牌楼校园的诞生。三江师范学堂于1904年冬正式招生开学,1905年学校改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校园建设逐步完善。当时学堂的主要建筑有:三层的西式教学楼“一字房”(即南高院),两层的用于办公、图书、实验等的“口字房”(现江南院的位置),以及作为教员宿舍的“教习房”、学生宿舍、实习工场等(图1-图4)。
1911年辛亥革命后,时任学堂监督(校长)的李瑞清(注1)坚持“大清之臣不就民国事”,辞职归里,学堂停办,沦为兵营,校园还因数易驻军,并遭乱兵土匪纵火掠夺,破坏十分严重。
(注1.李瑞清,1867年生于一个三代为官的书香门第,光绪二十年(1894年)进士,1905年署江宁提学使,并兼任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他在主持“两江”期间,悉心兴学育才,为教育兢兢业业,呕心沥血。虽然由于顽固坚持封建“忠节”,民国成立后,辞职隐退,但其办学业绩,功不可没。今东大校园中仍保留着“南高”时期为他初建、1933年改建的纪念小筑“梅庵”,东南大学校庆一百周年纪念时,学校又在梅庵园圃的绿荫下立了一座李瑞清的塑像,表达了东大学子对这位办学先人的怀念和崇敬。)
2.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时期(1915-1922)
1914年江苏省巡按使委任江南硕儒江谦为校长,在两江师范学堂原址筹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筹建处于1915年1月进入两江师范旧址,其时最大困难是迁出驻军和修建房舍,据称:“除居中大楼(一字房)与口字房受损较轻外,共有192间校舍焚毁,断墙残壁,栋折柱倾,......劫后景象目不忍睹。”筹建处极尽全力修缮校舍,终于在1915年秋招生开学。
从留下的校舍总平面图上看,当时南高的校园范围仅至一字房和口字房前面东西向的道路(相当于现在的礼堂前路),与两江师范学堂时期的校园规模大致相同。(图5.南高时期的校园总平面)南高时期校园变化是附属小学和中学的建设。位于西南角的小学校舍(即现在的南师附小)建成后,又在南部扩大的用地上逐步建造附中的教学用房,1919年建成附中一院(即东南院),1922年建成附中二院(即中山院),这二幢教学楼一直使用至1983年,才拆除重建。从南高学校大门的老照片上看,门柱上同时挂着“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南高师范附属中学校”的校名牌,说明南高后期的校园已向南扩大,把附中包含在内,四牌楼校园的范围基本形成。(图6.附中一院,图7.附中二院)
3.东南大学时期(1921-1927)
1920年底,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酝酿筹建“东南大学”,由郭秉文任主任,1921年教育部核准东南大学招生,“南高”与“东大”两校共存,1922年底决定南高并入东南大学,1923年7月撤去南高校牌。东南大学时期是四牌楼校园建设的关键阶段,当时形成的格局(包括一些重要建筑)仍沿用至今(图8.东南大学时期的校门)。
东南大学成立后,即聘请了之江大学建筑部的建筑师韦尔逊(J.Morrison.Wilson)到校兼任校舍建筑股股长,对四牌楼校园进行总体规划,并按轻重缓急拟订分期实施计划,由上海东南建筑公司绘制总图。有资料表明,1922年初东南大学成立时统计,大学校园占地199亩,附中、附小占地106亩,二者相加为305亩,相当于后来中央大学时期的范围。虽然没有找到当时规划的校园蓝图,但从后来建造图书馆、生物馆、附中一院、附中二院的位置来分析,韦尔逊是在305亩的土地上规划了完整的东南大学校园,也从而奠定了四牌楼校园总体格局的基础。
东南大学期间兴建的校舍最值一书的莫过于“三馆”,即图书馆、体育馆、科学馆。1922年1月,最早奠基的是体育馆和图书馆,并分别于1923年、1924年竣工,投入使用。三馆中最感迫切的当为图书馆,经郭秉文劝说,由督军齐燮元独资捐建,落成后以齐燮元之父名命名为“孟芳图书馆”。当时学校上下,还一直希望建造一座像样的科学馆,作为全校的研究中心。1923年学校主楼“口字房”遭难火灾,校董会下决心与美国洛克菲尔基金会商谈,就在“口字房”废墟上兴建科学馆(图9)。该建筑于1924年奠基开工,但因江浙战争及“易长”风潮(注2)影响,1927年方始建成。此外,1924年还计划建造生物馆。当时的校长郭秉文雄心勃勃,想把东大建成东方的“剑桥”,建设一系列的专业馆舍,但最后以郭被免职离校而作罢,生物馆也拖延至1929年才破土动工。
(注2:指1925年因军阀派系斗争,当时北京的段祺瑞政府突然下令免去郭秉文校长职务,另任命胡敦复为新校长,大部分东大师生反对此项任命,但北洋政府继续干预,下令整顿、改组、停办,甚至派出武装军警,激起了东大持续一年的“易长风潮”。)在1987年编辑的《东南大学校史研究》中,收录一位曾就读东南大学83岁的陆秋斋老先生回忆当年四牌楼校园的情况,叙述甚为详细,对了解东南大学时期四牌楼校园的全貌颇有好处。
附:陆秋斋老先生回忆当年四牌楼校园的情况(摘录):
四牌楼大门的东侧墙柱上悬挂着一块黑底白字校牌,从上到下,上书“国立东南大学”。进门是一条甬道,到校中心的“交通处”。东西向有一条通道,呈T形。交通处室内设有信箱,收发来往信件。室外四周墙上,是张贴文告、传播信息,对校事、国事、天下事发表评论的地方。甬道两旁植有对称的法国梧桐,枝繁叶茂。甬道东面,并立两座灰白色洋房,是东大附中校舍。附小校舍在校外大石桥边。附中的北面是正在兴建的科学馆。甬道西面是坚实壮丽的图书馆,藏书丰富,二楼阅览室终日开放,学生进出川流不息。
交通处的北面是篮球场、网球场,再北面有大片平房,东西各五个斋并排,斋与斋之间有院落,中间和四周都有走廊,是学生宿舍。由中间走廊向北外出,是大饭堂、浴室、医药室和卫生间。这片平房的东面是理化、生物实验室和化学教室。从交通处西行,右面是“江苏昆虫局”,左面是图书馆的后身。再向西行,右面是风雨操场和一字房,一字房楼下是办公室,楼上是教室,中间为大会堂,前额上留有“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石刻横校牌,顶上还有钟楼。再向西有楼房三排,左中右均有走廊,呈田字形,称为田字房,楼下是教室,楼上是宿舍。向北是造型新颖的体育馆,供体育科教学与训练所用。
体育馆西面是两层楼的教习房,是教师宿舍。(教习房南面)西有便门,越小砖桥通向石婆婆巷。教习房北面是梅庵,从竹篱进去是一座花园,绿竹青翠,佳木葱茏,有茅屋一座,门楣上悬挂一块木刻的黄底绿字横匾,镌着“梅庵”二字,纪念已故大书法家,原两江师范校长李梅庵先生。园内有一颗六朝松,经历了千百年的沧桑变化,盘根错节,枝苍叶翠,依旧显示着松柏耐寒暑、傲冰)、坚贞不屈的本性。梅庵向东是工场,是工科实习的地方。在工场、一字房、体育馆中间是大操场。
出东门越过成贤街,就到了农场,是农科和生物系学生实习的园地,内有温室、饲养棚和观察气象设备,种有五谷、蔬菜、瓜果、花卉,养有牛、羊、猪、兔、蜂和家禽,一片农村气息。
4.中央大学时期(1928-1937,1946-1949)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明令将东南大学与河海工科大学等8所学校合并,组建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四牌楼东南大学原址为大学本部,但教育、医、农、商等四个学院并未迁入本部校园。1928年2月,鉴于全国所有大学都称“中山大学”,诸多不便,遂改名为江苏大学。江苏大学仅存二个多月,1928年又改为国立中央大学。
中央大学时期校园规划基本是延续了东南大学的格局。其校舍建设最可称道者当是那座造型庄严宏伟、多年来一直被认为四牌楼校园标志的大礼堂。大礼堂建筑由英国在上海的公和打样间(即Palmer&TurnerArchitects公司)设计,1930年3月开工,1931年4月底竣工。建筑采用欧洲文艺复兴的式样,内有三层座席,可容2700余人(图10.大礼堂图,11.中央大学时期的校门)。
中央大学成立后最早建造的教学楼则是位于生物馆与中山院、东南院之间的“新教室”,该楼于1929年完工,后改名“前工院”(图12.新教室-前工院)。1933年前后,还对图书馆、南高院、生物馆、梅庵等进行了扩建和重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杨廷宝先生设计的图书馆扩建工程图13.扩建后的图书馆,新老建筑十分协调统一,从布局到细部,结合得可谓天衣无缝。图书馆扩建后,阅览室面积增大四倍,藏书量增大1.5倍。此外,1936年动工的还有位于校园东北部的牙科医院和体育馆北侧的游泳池。
1934年,时任中央大学校长的罗家伦认为“现在四牌楼校址,地处都市中心,无从发展,而且车马喧嚣,市气逼人,不宜于研讨学问,培养身心”,于是他打定主意:
“要在市郊,既不在偏僻的山林,又离城市较近的地方,建造一座能容纳5000至10000学生的首都大学”。他的设想得到当时教育部长的赞同。1935年11月中央大学经当时的国民政府批准,在中华门外石子岗征地2700亩新建校区,计划除医学院和牙医专科学校仍保留在四牌楼原址外,余均陆续迁移。
1936年学校聘请徐敬直、李惠伯为新校建筑设备委员会专任工程师,进行勘察、设计、招标等准备工作。1937年3月动工,然由于7月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10月学校西迁,12月南京沦陷,中央大学新校区建设的美丽宏图就此破灭。
1937—1946年,中央大学西迁重庆,继续办学。南京的四牌楼校园则为日本侵略军的陆军医院占领,1945年日本投降,中大就立即准备复员返校。1945年11月,中大吴有训校长赴南京办理接收工作,1946年7月底全校师生全部返回南京,图书仪器等到10月才运回,11月正式复校开课。
1946—1949这三年中四牌楼校园基本没有什么建设,好在原有主要建筑,破坏均不甚严重,一些日军占领时建造的平房,经改造也能利用。中央大学时期校园有三处平房,即:礼堂后面的后平房(北平房),南高院西面的西平房(后改称西平院),图书馆西侧的侧平房,绝大部分作为工学院的实验用房。
此外,有两大工程值得一提:一是1946年在文昌桥兴建了一个学生宿舍区,包括7幢学生宿舍以及配套的食堂、浴室等,二是在丁家桥建设中大二部校区,用来安排理、工学院一年级新生和医学院(包括附属医院)、农学院的教学活动。
二、回忆中领略的渐进年代
1950-2012的四牌楼校园
1.南京大学时期(1949-1952)
1949年南京解放,8月8日,南京市军管会下令将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在四牌楼原址继续办学。1950年10月按教育部规定,去掉“国立”二字,改名南京大学,直至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
我是1951年考入南京大学的,在我的回忆录《岁月屐痕》中,对当时四牌楼校园有一段简单的描述:
南京大学的校本部(教学区)在四牌楼,和宿舍区并不连在一起,其间不但要穿过一条弯曲的小巷,还要跨过小铁路,小巷路边排满各种店铺,其中以小吃店为最多,每天夜自习结束,这里更是热闹非凡。宿舍区内整齐地排列着七幢二层楼的学生宿舍:五幢男生宿舍,二幢女生宿舍,男生宿舍与女生宿舍不靠在一起,中间有食堂和球场隔开;食堂有两组,每组是一个厨房带两栋二层的餐厅,食堂东面则是浴室和开水供应站,它的南面靠近入口处还有一组学生会办公的平房;这种布局既整齐又合理,今天看来仍有借鉴意义。更值得一提的是男生宿舍东面的那条小河,以及围绕着河沟的绿地、花架、小桥,它们和行列式的宿舍楼形成鲜明的对比,丰富了环境,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宜人的“交往空间”。
本部校园是西方古典式的格局,十分整洁。正对校门,是绿树成荫的中央大道,大道端点有一座端庄、精致的大礼堂,它坐北朝南,是整个校园的核心。大礼堂的外观是典型的欧洲古典建筑样式,上部八角形的绿色穹顶十分耀眼,名副其实地成了校园的标志。礼堂的室内空间十分高大,让一个刚刚走进建筑课堂的学生惊叹不已,它有二层楼座,可以容纳约三千人,在当时恐怕也算得上全国第一了。礼堂前面还有两幢也是欧洲古典式的建筑分列中央大道两侧,东边是生物馆,西边是图书馆;生物馆还与另外的三幢教学楼———前工院、东南院和中山院在它的南面形成一个半开敞的绿色庭院,相对的图书馆南面则是一片略有起伏的草坪;整洁、典雅,颇有高等学府的气氛,只是大门西侧的几排活动房屋显得有些格格不入。(1952年院系调整后首先对此进行改造,拆除活动房屋,建造了“五四楼”)“礼堂前区”沿着东西向的道路还有两幢主要建筑:生物馆后面的科学馆和图书馆西北的南高院,南高院的式样要老一些,它建于19世纪初,比其他建筑要早二三十年,所以它是当时校园中的“大哥大”建筑了。除此之外西部和北部还有不少一两层的教学、实验用房,以及位于校园西北的体育馆、运动场、和实习工厂。建筑系在图书馆西面的一栋平房里,房屋结构虽然比较简单,但却十分幽静。当时感到这个校园规模不小,但今天看来实在只能称它为“袖珍校园”了。
南京大学前身就是解放前的中央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著名大学,当时一共有文、法、师、理、工、医、农七所学院,七所学院中在四牌楼校区的是五个学院,医学院和农学院在丁家桥分部上课,全校的总人数大概三千左右,其中工学院占了将近一半。学院下面有几十个系,但我只记得工学院下面是这七个系:土木、建筑、水利、化工、机械、电机、航空。1952年院系调整后不少系科都出去成了独立的学院。
在赞赏校园的环境、气势之余,我不得不说一说当时校园中最引起我兴趣的三件东西,它们是:梅庵的“六朝松”、生物馆后的猴子亭(笼)和航空系前的飞机。
南京大学时期,校园的布局基本就是中央大学后期的模样,校舍的使用也没有改变。以正对校大门、礼堂的中央大道为中轴,与礼堂前东西向道路构成T字形的骨架;严谨的建筑布局,加上大道两侧开阔的绿地,形成完整的校前区。还有一个相对成型的空间则是由体育馆、南高院、实习工场围绕的大操场了。
除了那些设计完整、外形精湛的多层建筑: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南高院、中山院、东南院、前工院以及大礼堂外,当时校园中还有许多各个历史阶段留下的“平房”,最大的一片是礼堂后面的北平房。从南高师范到东南大学,这里都曾是成片的学生宿舍,但在日本侵占时,遭到炮火破坏,已成废墟,后来日本侵略军的陆军医院在废墟北部又建起了三排“榻榻米”式的平房,作为医院的传染病房。我进校时,土木、水利、航空、电机几个系的办公、教学用房都设在这片的平房里。而在废墟上则盖了若干铁皮屋顶的活动房屋,据说是1949年中央大学复员接收后建造的临时过渡房,但这时还没有拆除,暂时作为教职工的宿舍。另一处平房是南高院西侧的西平房,老东南大学时期,这里曾有一座两层的“田字楼”,但南京大学时期,我见到的已经是“西平院”了,机械系就设在这里。西平院南面,紧挨着小学还有二幢两层的教学楼,当时作为公共教室(我一年级的数学课就在这里上的),后来取名“两江院”和“三江院”。第三处平房是图书馆西面的平房,这里除了建筑系外还有工学院的一些实验室。南校门进来西面又有一片活动房屋,是与礼堂后面的过渡房同时建造的,包括一幢日本人建造的手术室平房(1955—1982年曾作为校部办公室),也都住着教职工。生物馆、科学馆东面也有一些平房,好像是后勤的用房(如汽车房、印刷厂、仓库等)。
我记忆中当时四牌楼校园中五大学院的分布大概是这样:前工院是工学院的院部办公、图书和部分教学实验用房,文学院在中山院,法学院在东南院,理学院除生物系外大部分系科均在科学馆,师范学院除音乐系在梅庵、体育系在体育馆外,主要就在南高院。这里要特别说一说工学院,它是五个校园中人数最多、实验设备最多的学院,校舍的需要自然也最多,据我所知,当时工学院各个系科的教学实验用房基本都安排在几处平房里。
2.南京工学院时期(1952-1988)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文、理、师等系科迁出,以原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中央大学本部的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注3)。南京工学院的名称是学校百年历史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个名称,达36年。从校园建设的角度讲,可以分三个时段:建院到文革前(1952-1965),文革(1966-1973),复课到东大成立(1974-1988)。
南京工学院成立后对校园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包括校舍的修缮、改造、新建和道路、环境的整治。
(注3:1952年南京工学院成立时,由航空系扩展成的航空学院、由水利系扩展成的水利学院由于新校舍还在建造,暂时留在四牌楼校园上课,一年多后才逐步撤离。当时的学校广播站还叫“工、航、水三院广播站”,也是一段有趣的记忆。)建院到文革前(1952-1965)这个时段里,校舍建设有三种类型:一是在平房、杂屋地段新建教学楼,如1954年建造的五四楼(图14),1955年建造的五五楼(图15),1956年建造的动力楼;二是拆除原有建筑,就地翻建新楼,如1963年建造的南高院;三是扩建原有建筑,如1956年大礼堂扩建两翼,1958年生物馆扩建两翼(改名中大院)。以上六项工程,都是杨廷宝先生主持设计的,他亲自设计方案,由江苏省建筑设计院绘制施工图。我还记得1955年我留校任助教不久,在岁末的寒假里,我和吴科征二人,就是在杨先生的指导下,根据他的草图绘制了动力楼的平、立、剖面,然后交付给省设计院的(图16.1965年四牌楼校区总平面)。
1965年前,四牌楼校园里除了上述六大工程外,还在五五楼南面修建了土木系的结构实验室和电子工程系的实验室,翻建了体育馆西侧的河海工科学校老楼作为公共教室。
当上述校舍建成后,除土木系仍在北平房外(有一部分用房在五五楼),其余六个系都有了各自的教学大楼(系馆)。建筑系先从西侧平房搬至中山院,1958年又迁移到中大院(原生物馆);机械系搬进了重建的新南高院;动力系有了量身定做的动力楼;无线电系从北平房进驻科学馆;从无线电系派生而来的电子工程系则将牙科医院搬走后改造而成的金陵院作为系馆;还有一个新成立的数学力学系暂设在五四楼,各得其所。
四牌楼校园的总体格局,历经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已基本形成,但面对学生、学科的增长(注4),势必也会相应地兴建校舍,如何组织交通流线,如何控制建筑空间尺度和保持校园的历史文化环境,都是总体规划必须考虑的问题。1952-1965年四牌楼校园的主要建筑都是杨廷宝先生主持设计的,1983年出版的《杨廷宝建筑设计作品集》中有一幅“南京工学院校园中心区规划模型”图,文字说明:“五十年代中期,杨廷宝先生即提出校园中心区规划设想:学校应有一个宁静而又富于文化的环境,注意学校历史地位和建筑风格,有计划地发展和布置校园建筑,使新旧建筑有较为统一的格调和完整的校园中心。”1980年代我接手负责校园规划,也遵循杨老上述的指导思想。
(注4:据校史馆资料:建院初在校学生1944人,专业10个;1965年在校学生5616人,专业22个。校舍建筑面积(含宿舍)从8.77万平米增加到23万平米。)说到总体规划,还必须对校园的用地范围作一个说明。南京工学院建院初期,校园围墙内面积应该超过300亩,但1958年,北面原来仅10米的保泰街拓宽至60米的北京东路,切割了北部临街相当一部分用地,60年代西面的进香河改为暗河,上面建造40米的大道,也占去校园少量土地。后来又把沿街建筑以外的绿地全部划给城市公用,梅庵原来坐落在花木葱郁的花园之中,现在两面临街,成了校园西北隅的“角楼”。校园面积因此缩减大约有20亩之多。
1966年,文革开始,学校进入非常时期,校园建设亦无进展。要说校园面貌有过哪些变化,倒也可以列举一二:一是所有主要建筑的门头、列柱、墙面都刷上红色油漆或红色的革命口号,校园真成了一片“红色海洋”,80年代初为了清洗这些油漆、还原老建筑的面貌费了好大的力气。二是70年代初在大礼堂前广场中心绿岛上建造了几层楼高的毛主席的立像,后来根据中央指示拆除塑像,恢复以)松为中心的绿地,2002年百年校庆前又改造成为喷泉水池(图17图18为不同时期的礼堂留影)。
如果说1952-1965年是南京工学院校园第一次建设期,1974-1988年则是第二次建设期。经历了文革8年的教学真空期,1972年开始复课,1974年招收“工农兵学生”,学校同时也提出要扩建教学用房,首先计划建造的是与大礼堂相背的“自控楼”(即中心大楼)。这栋文革后在四牌楼校园中首建的教学大楼经过了漫长的历程,1974年立项,开始做设计方案,1978年正式出施工图,82年“落成”,但计算机房、大报告厅、地下室(人防),配套设备用房等直到1984年才陆续竣工。70年代末期还建造了一幢电子管厂楼,它坐落在科学馆北面,二者相对围成一个庭院,犹如“口字房”的再现。特别需要记录的是1978年拆除了“70高龄”的教习房,就地建造留学生宿舍楼。教习房是两江师范时期与南高院一起建造的教员宿舍楼,1956-1957年我还在这栋楼里住过一段时间。教习房拆除后,四牌楼校园里就没有教工宿舍了。
80年代初校园建设的重点是改造“礼堂前区”,包括原地翻建中山院、东南院和前工院,扩建图书馆。这几项工程的设计都由我负责,中山院和东南院1983年建成,扩建的图书馆1985年建成,前工院1987年建成。1982年设计开始前我曾请教了杨先生,他在总体布局、空间尺度、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提了重要的指导意见,遗憾的是没等到设计完成,杨老不幸离开人世。今天我回头审视这几项设计,感到许多方面都没有贯彻先生的意愿,十分惭愧。尤其是图书馆新楼,杨先生明确说过,体量不宜太大,建筑可东西向布置,前沿不要超过老图书馆的入口,但图书馆和学校的有关领导都反对东西向,而且建筑面积也大大超过我的预计,以致造成现在的局面。建筑风格也只是采用了平淡的折中主义,没有创意。
1987年,学校成立了一个以常务副院长毛恒才为主任的“南京工学院基本建设规划委员会”,我是三名副主任之一,校园规划主要由我负责,但当时我主要精力已花在浦口分部的总体规划上面了。这时学校在校学生已达9000多人,四牌楼校区仅有土地275亩,实在无法满足教学、科研的活动需求,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在浦口征地近千亩,建设新校区。在浦口新校区规划之前,1986年也做过一个四牌楼校区的总体规划,作为1987年向国家教委上报的《东南大学校园建设规划》的附件。
3.东南大学时期(1988-2012)
1988年5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南京工学院更名为东南大学。虽然浦口新区已在加紧建设,但由于学校规模继续增长,四牌楼教学用房依然不足。1987年底建设浦口新区前,国家教委核定学校规模为10000学生,四牌楼校本部安排6000名学生,浦口新区安排4000名学生(主要是一、二年级的基础教学)。
1988-2002年期间,四牌楼校园新建的工程主要有以下几项:1995年建成的榴园宾馆(原计划是留学生宿舍,实际用作学校的招待所)、逸夫科技馆,1997年建成的建筑设计院大楼,2002年建成的逸夫建筑馆、吴健雄纪念馆(图19、图20跳出“三段式”古典构图的逸夫科技馆和吴健雄纪念馆)。
由于四牌楼校园里可建用地实在太少,被迫往高发展,于是出现了榴园宾馆(10层)和逸夫建筑馆(15层)那样的高层建筑。其实,作为逸夫建筑馆的主要设计者,我对于“高层教学楼是否适合在这样一所历史悠久、建筑文化浓郁的校园里出现”也是很迷惘的。
(图21.图22.21世纪四牌楼校园中出现的两幢高层建筑)2000年,离教育部核定10000人规模的批文不到三年,铁医、交专、地校并入东南大学,在并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学校做了一个三万学生规模的校园建设规划(包括所有校区),其中四牌楼校区要安排13000名学生,而且其中9500名为研究生。于是一栋体量最大的科研楼应运而生,这就是齐康院士设计的李文正楼。建筑外观颇具特色,但从总体规划的层面上看,此楼体量较大,使校园北区显得比较拥挤。
2002年东南大学百年校庆前夕,对校园环境进行了全面的整治,包括对老建筑的维修、出新,道路、绿化的优化,围墙铁栅栏的重建等等。校园整治的另一件大事是把通行了六七十年的东校门改到礼堂前东西向大道的东端,同时封闭了金陵院的出口。
2000、2002年的总体规划还来不及研究、深化,2003年又有了更超前的宏大蓝图,在江宁九龙湖征地3700亩建设新的东南大学校园。九龙湖新校区于2003年开始规划设计,总体规划由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沈国尧主持。2006年第一期工程约60万平米竣工使用,同时撤离浦口分部,将该校园全部交给“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虽然目前四牌楼校园还有一万多学生,他们在等待九龙湖新校区的二期建设,但她已经不再是东南大学的主体了。若干年后,我相信她还将作为大学的学术、研发基地继续发挥“余热”,在沉静中闪耀着历史赋予的光辉,而且会以一名承载着中国校园文化的著名校园而倍受关注,从而唤起人们对她往昔的片片记忆。
(图23.2012年四牌楼校园总平面)主要参考资料:
1.东南大学校史研究.朱一雄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89.6)
2.东南大学史.朱斐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10)
3.南京民国建筑.卢海鸣、杨新华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8)
4.东南大学老校区的保护与更新.倪慧阳建强(新建筑2008.1)
5.东南大学校史馆及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关的档案资料
作者介绍:
沈国尧1951年考入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55年毕业,留校任教,1965年负责筹建建筑设计院,后任设计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并兼任东南大学基建规划委员会副主任,现为东南大学教授、建筑设计研究院资深总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