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记录决定、行为和记忆。档案是代代相传的唯一且不可替代的遗产。档案的管理从形成时开始,旨在维护其价值和意义。它们是信息的权威来源,而这些信息则是负责、透明的管理行为的基础。档案守护个人和团体的记忆并为之服务,在社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对档案的开放利用能够丰富我们对人类社会的认知,促进民主,保护公民权利,提高生活质量。
《国际档案宣言》——国际档案理事会2010年度大会通过
国际档案理事会
国际档案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Archives- ICA),是非政府间的的国际性档案专业组织,致力于促进世界档案遗产的保护、发展和利用。1948年6月9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主持下成立了国际档案理事会,1950年在巴黎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档案代表大会上正式成立。总部设在巴黎。
◎国际档案理事会宗旨
通过国际合作,致力于文件的有效管理和世界档案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鼓励档案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国际间对话、交流及传播。
◎国际档案理事会组织框架
国际档案理事会管理机构设有会员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项目管理委员会、项目评估委员会和国际档案圆桌会议协调部。以及在理事会认可下独立从事本地区各国档案机构互相合作的9个地区分会。
◎国际档案理事会会员种类
国际档案理事会共有五类会员:甲类为国家档案机构会员,乙类为档案专业协会或学会会员,丙类为档案机构类会员,丁类为个人会员,戊类为名誉会员。中国于1980年正式成为国际档案理事会甲类会员国,中国档案学会为乙类会员,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信息管理学院为丙类会员。目前有174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700名会员。
◎国际档案理事会会徽
为古罗马神话中护门神雅努 斯的两面头像,取一面注视过去,一面展望未来之意 ,象征万物之灵的开端 。
◎国际档案理事会会刊《逗号》
2001年创刊,主要记录国际档案理事会的工作活动与展示国际档案界的学术成就,内容涉及档案及档案专业的研究、管理和发展各个领域。使用英语、法语、德语、汉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七种官方语言。
◎中国何时加入国际档案理事会
中国于1980年正式向国际档案理事会提出申请,并被接纳为甲类会员国。1996年9月,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在中国北京举办。
◎国际档案日确定
1948年6月9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成立国际档案理事会。2004年维也纳国际档案大会为提高公众对档案重要性的意识,决定将此日设立为“国际档案日”。2013年中国国家档案局决定,将每年6月9日定为纪念“国际档案日”宣传日,今年宣传主题为“档案在你身边”。
国际档案理事会的主要活动项目
◎国际档案大会
国际档案理事会的最高权力机关,每四年举行一次,是国际档案界最高层次、最大规模和最高水平的集学术研究、业务交流和会务决策于一体的综合性会议。通常以当前各国档案工作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中心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
◎圆桌会议
各国最高档案机构领导人定期会晤的会议形式,主要讨论各国档案界共同关心的重大业务问题。
◎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持开展的其他档案项目
※文件与档案管理项目
ICA组织各国专家、学者对档案与文件管理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用以介绍各国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经验,比较各自的特点和优劣。理事会定期将调研报告结集出版。
※世界记忆工程
目的主要在于保护档案、延续人类的历史。目前项目的重点放在一些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重要档案或珍贵手稿的保护上。
※蓝盾计划
目标是在发生武装冲突或自然灾害的情况下采取措施,保护文化遗产。
※气候史档案调查项目
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引起气象学家们的关注。通过收集过去的气象资料进行研究,以求找到全球变暖的原因。
历届国际档案大会回顾
※第一届国际档案大会。1950年8月在法国巴黎举行。大会通过会章,宣布国际档案理事会成立。会议主要议题:档案馆如何实行监督、档案与档案缩微制片的关系、私人档案和经济档案问题、档案出版物,有35个国家和地区的360余名代表参加大会。
※第二届国际档案大会。1953年在荷兰海牙举行,会议主要议题:档案馆设置历史陈列室问题、档案工作者的培训、档案文件的国际交流,有2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代表参加大会。
※第三届国际档案大会。1956年9月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市举行,会议主要议题:档案馆的新设备、档案的鉴定、私人档案问题。有44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代表参加大会。
※第四届国际档案大会。1960年9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举行。会议主要议题:关于国家档案馆问题,修复文件和印鉴及保护地图、平面图、照片的新技术,档案与现代经济、社会的研究。会上国际档案理事会执行委员会一致通过接纳中国档案组织为会员。有4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代表参加大会。
※第五届国际档案大会。1964年9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会议主要议题:档案整理的新方法、教会档案、档案公布、机械化处理以及印章和青年档案工作者等问题。有50个国家的580多名代表参加大会。
※第六届国际档案大会。1968年6月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会议主要议题:开放档案和放宽利用限制问题、缩微照相复制政策及现行档案管理。有42个国家477名代表参加大会。
※第七届国际档案大会。1972年8月在前苏联莫斯科举行,会议主要议题:国家档案馆与机关档案室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继承性、新技术在档案馆的应用、为学者编制查考工具和档案工作者的国际合作和对发展中国家档案馆提供缓助。有62个国家和地区的1057名代表参加大会。
※第八届国际档案大会。1976年9月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议主要议题:文件管理与鉴定、档案工作中的技术进步、不断增长的档案用户和第三世界国家档案机构的扩展。有7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代表参加大会。
※第九届国际档案大会。1980年9月在英国伦敦举行,会议中心议题:档案的利用。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百多名代表参加大会。
※第十届国际档案大会。1984年9月在原联邦德国波恩举行,大会中心议题是:对档案馆的挑战一一日益繁重的任务及有限的资源。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多名代表参加大会。
※第十一届国际档案大会。1988年8月在法国巴黎举行,大会中心议题是:“新型档案材料”。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代表参加大会。
※第十二届国际档案大会。1992年9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大会中心议题是:信息时代与档案工作者。有125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名代表参加大会。
※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1996年9月在中国北京举行,大会中心议题是:本世纪末的档案工作一一回顾与展望。有130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多名代表参加大会。
※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2000年9月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举行,大会中心议题是:新千年与信息社会中的档案。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大会。
※第十五届国际档案大会。2004年8月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大会中心议题是:档案、记忆与知识。有14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代表参加大会。
※第十六届国际档案大会。2008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大会中心议题是:档案、管理、发展——描绘未来社会。有138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代表参加大会。
※第十七届国际档案大会。2012年8月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大会中心议题是:新环境 新变化。有92个国家和地区的1206名代表参加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