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学术研究与交流
“十一五”期间,围绕档案信息化的档案科研、学术研究及交流取得丰硕成果,一是国家档案科研工作主要以信息化为导向开展项目立项工作,并获得大量研究成果,推动档案工作创新;二是档案信息化科研成果在信息化建设得以广泛推广应用,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是档案信息化学术交流成果显著,如: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的数量与质量逐年上升,推动和指导档案信息化建设;四是档案信息化领域重大学术交流和会议,促进档案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2.7.1档案信息化科研与学术成果丰硕,引领档案工作创新发展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档案信息化在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档案信息化更加引起了档案同仁的关注与重视,更加促进了档案信息化研究、实践与探讨,更加促进了其科研与学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可见,档案工作已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是促进档案工作规范、科学、创新发展的支柱。
我国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进行研究的文章最早出现在1997年,2003年开始逐年呈快速的上升趋势。2006-2009年,共评出档案优秀科技成果131项,其中档案信息化方面的科研成果为89项,占获奖总数的69%,特别是获一等奖的成果中档案信息化及其相关方面的成果为5项,占一等奖获奖成果总数的56%,成绩喜人。
2.7.2国际学术交流频繁,我国档案信息化学术地位进一步提高
中国档案信息化学术水平逐步提高,在国际档案信息化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主动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不断提升中国档案工作的地位和影响力。“十一五”期间,我国组织或参与的国际档案前沿学术交流活动频繁,涉及档案信息化方面的内容日趋广泛和深入。
中韩档案管理研讨会。2007年5月和2008年12月,分别在首尔和北京召开第一届和第二届中韩档案管理研讨会,会议围绕“电子文件管理和文档数字化业务”和“以管理电子文件为背景的档案标准与法规建设”展开讨论。中国代表以“电子档案长久保存与利用----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的长春模式”、“电子文件管理的相关法规建设”、“电子文件系统管理面临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学术报告与韩国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
第16届国际档案大会。2008年7月,国家档案局组团赴吉隆坡参加国际档案大会。会议围绕着“档案、治理和发展:描绘未来社会”的主题,举行了300次平行会议或研讨,中日档案工作者组织了第195次平行会议—“电子政务的发展与数字文件管理”的研讨。
“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和“电子文件国际前沿管理成果”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6月和2010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先后组织了国际电子文件学术研讨会,会议邀请了美国、荷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知名档案专家学者,与来自国家档案局、省市档案局、企事业档案部门的领导和骨干、高校师生,共同探讨电子文件管理领域的热点话题。
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交流会。每年一次的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活动已经延续了18年,2009年7月在北京召开2009年海峡两岸档案暨缩微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峡两岸的百余位档案馆、图书馆和文献影像技术工作者参加学术会议。18位专家分别就电子文件生命周期管理与保存、数字档案馆和数字图书馆、档案数字化应用、缩微品数字化与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