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珍贵图片资料

发布人:张魁  发布时间:2013-12-15  浏览次数:6810

    193712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在市区和农村开始了大屠杀。南京江南水泥厂历史档案记载,(民国)廿六年(1937年)冬,各地避难人民麋集于栖霞山者綦众,……幸赖昆德(Dr.Karl Günther,今译京特)博士设难民区于江南水泥厂,收容男女难民约四五万人昆德博士于危难之中拯救吾同胞四五万人。出于正义、良知和人道,和德国京特一道保护中国难民的还有丹麦人辛波(今译辛德贝格)、牛尔森。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逃入栖霞寺的难民,饱受日本兵的烧杀、抢掠和凌辱;进入江南水泥厂难民区的难民,却得到了德国人京特和丹麦人辛德贝格的保护。京特和辛德贝格在该厂难民区东、南、西三面交叉插上德国和丹麦的国旗,在难民区北面的工厂悬挂各自国家的旗帜。遇有日本兵闯进来,京特都利用其轴心国侨民的身份出面,使日本兵不敢胡作非为。他和辛德贝格被难民们视为保护神,直到今年9月,南京栖霞当年的一些难民还对记者说,如果没有德国人老昆,死的老百姓肯定还要多。

  今年8月,本报记者委托金存桐先生在德国寻找到京特博士的夫人,京特夫人从京特的侄女处拿出41张保存了60多年的照片提供给本报。据史学家介绍,这些照片极具史料价值,大部分属国内首次发现。本版刊出的是其中的几幅。

 

  侵华日军岗哨1937年底和1938年初,在南京城内,在栖霞山村,邪恶和正义、残暴和良知、兽性和人道,就是这样泾渭分明,就是这样对峙并较量着:一个阵营在对难民们大肆杀戮、强奸、抢劫、纵火;一个阵营在对难民们竭力庇护、救助、医治,为他们呼吁。京特和女难民这张图片京特夫人没有写下说明,但据江南水泥厂档案记载:在当时敌日铁蹄之下,遇有日军闯入难民区意图强奸妇女,昆德博士辄无分昼夜,偕同译员挺身而出,婉言劝阻。这是京特和受他保护的女难民在一起,女难民脸上浮现出笑容。时间可能已到1938年春,天气回暖,京特已换上单衣,女难民还身着冬装。

  

  在江南水泥厂难民营,抱着孩子的老人就住在披着稻草的低矮的人字型棚户内。伯恩哈特·阿尔普·辛德贝格先生(Mr.B.A.Sindberg)举着丹麦国旗,笑容可掬地抚摸着一位女孩的头顶。在南京大屠杀的史料中未见辛德贝格的照片,这是64年后人们第一次看到他的形象。辛德贝格,您的亲属现在何处呢?以人类的名义,致所有与此有关的人

  这张照片摄于南京栖霞寺。

  从193814日至19日,16天中日军闯入栖霞寺11次,他们杀人、放火、强奸、抢劫。

  1938125日由栖霞寺方丈起草,20位知名人士代表难民签署了一份题为《以人类的名义,致所有与此有关的人》的信件,京特将这封信件翻译成德文。这封信如今存在德国档案馆波茨坦分馆内。

   

  江南水泥厂滚地龙江南水泥厂难民营一瞥。可见难民营滚地龙的草棚上插有丹麦国旗。京特夫人为这张图片题写的说明是:水泥厂内的难民

   

  寻求庇护的村民今年9月上旬,当过京特博士8年厨师、今年84岁的老人贾有永对记者说,京特请王裁缝连夜做德、丹两国国旗。在东至西渡沟、南至梅墓、西边偏北至栖霞火车站埋了标志是难民区的牌子,并交叉插上两国国旗。工厂难民区里有从汤山、花园、龙潭、北圩、樟桥、华墅和句容鲍亭等地来的难民。摄山街一位姓戴的老人说,由于日军在栖霞寺无恶不作,寺里的一些难民翻山也来到工厂难民区。中梅墓村的老人说,平地上难民棚搭满了,就往山上搭。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跑鬼子反(逃难)进入江南水泥厂的妇孺,正坐在铺盖卷上。今年8月,年逾八十的京特夫人亲笔为这张图片写的说明是:在水泥厂内寻求庇护的村民。江南水泥厂难民营以江南水泥厂难民住的芦席棚为背景,拍下的这7个人,有的左手负伤,有的左手拄着竹竿,有的左臂缠着绷带、颈子吊着纱布,有的头缠绷带、纱布从头部裹到下巴,有的扛着肩缩着脖子、骨瘦如柴。

  现存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的贝茨文献中,保存了由B.A.辛德贝格亲自处理并记录、由斯迈思签发送交日本使馆的日军暴行记录若干例。记载了跑到江南水泥厂难民营的人中,有从日军大屠杀中死里逃生的中国士兵,有被日军打伤的无辜农民。

  有的人被手榴弹击伤左手;有的腿为日军焚尸时所泼洒的酸液灼伤、被日本兵击伤右腿,骨头完全折断;有的被(日军)刺刀戳伤左臂左臂被刺刀严重戳伤子弹穿过左臂左臂弹伤;有的头负轻伤跑出来被日军用配剑刺他的头部和颈部,致使颅骨破裂;有的肩部负伤颈部和肩部被刺刀戳伤;有的头、臂、手和身体左侧被日军刀砍受重伤。

  新发现的这张历史图片,当是记录了这些伤员中的一部分。《拉贝日记》记载,19371220日,辛德贝格曾打算将几名受伤的中国人送到南京来,在半路上日本人不让这些伤员通行。

                                                                                转自2001915日中国青年报(李莉转载)

 

(作者: 李莉)